
摩托车市场跟以前不一样了。 现在买车的年轻人不光看速度,对细节要求越来越高。 春风最近推出的这款街车,刚亮相就因为几个特别的设计引起讨论。 最让人注意的不是发动机参数,而是那个没有钥匙孔的油箱盖。
记得以前骑车,钥匙总是随身带着。 停车拔钥匙,上车插钥匙,这些动作每天都要重复好几遍。 这辆车完全不一样,油箱盖上光溜溜的,找不到传统钥匙孔。 启动车子不用插钥匙,只要把钥匙带在身上,走到车旁边就能感应开机。 捏下离合器,车子立马就能走。 这种设计在汽车上见过,但在这个价位的摩托车里还真不多见。 有老骑手第一次试车时说,开了二十多年摩托车,还是头一回体验不用摸钥匙的启动方式。
车头部分看着挺顺眼。 大灯和整流罩连在一起,线条往前收拢,给人一种往前冲的感觉。 仪表左边藏着两个充电口,仔细看能发现usb和type-c接口并排装着。 现在手机充电都用快充,这两种接口正好都能用。 仪表盘比普通街车大一圈,转速表和时速表数字显示得很清楚,油量和其他信息也能一眼看到。 按键排得整整齐齐,双闪灯和上泵油壶的位置都跟常见车型差不多。 只有一个fn按钮让人摸不着头脑,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。
脚踏部分的设计很实在。 前脚踏上凸起的防滑纹路摸起来很明显,下雨天踩上去也不容易打滑。 后脚踏用的是厚实的金属材料,骑长途时把脚放上去很稳当。 座椅右边有个小按钮,销售说按下去能打开隐藏的储物格。 打开盖板发现空间不大,但放两副手套或者半瓶矿泉水还是够用的。 这些小地方看着不起眼,但用起来确实方便。
排气系统是大家讨论最多的地方。 这车装的是双边四出排气,管道从中段开始变粗,防烫护板包得严严实实。 护板边缘打磨得很圆润,手指不小心碰到的话不会烫伤。 有人第一眼看到时说,这种排气样式跟春风以前的车型不太一样。 但骑过几天后发现,这种规整的设计反而更实用。 停车时不用担心踢到排气管烫脚,平时清洁也方便。
车身下面的细节做得挺到位。 发动机右侧的电线都捆扎得整整齐齐,走线方向看起来很有规律。 脚刹踏杆踩下去的感觉不轻不重,回弹力度刚好合适。 单摇臂的设计本来就吸引眼球,春风还在轮毂上加了扰流罩。 跑高速过弯时,能感觉到气流被引导得比较顺畅。 后视镜和转向灯做成了一个整体,不用单独找地方装转向灯。 大灯两侧的进气口不光样子好看,还能帮发动机散热。
刹车系统用的是布雷博的四活塞卡钳,捏刹车时手感比较顺滑。 刹车力度随着手的用力程度变化,不会突然锁死。 这种刹车调校对新手来说比较友好,不用专门练习就能控制好。 座椅的舒适度比想象中好,主驾坐垫软硬适中,骑两个小时不会觉得屁股发麻。 副驾坐垫虽然平时用得少,但面料和主驾一样耐脏。 有朋友开玩笑说,这坐垫连狗都不愿意往上坐,怕弄脏了。
后摇臂做得比较粗壮,看着就有力量感。 实际骑行的时候,能感觉到后轮抓地更稳。 急加速时车身不会左右摇晃,减速入弯时也能保持平衡。 这些细节加在一起,让这车骑起来感觉很扎实。
这辆车的设计有不少让人意外的地方。 无钥匙启动的便利性确实改变了以前骑车的习惯,排气系统虽然样式特别但用着顺手,座椅和脚踏这些经常接触的部位都做得很实在。 有人觉得它打破了国产街车的常规设计,也有人认为某些功能还需要时间检验。 不过从细节处理来看,这车确实用了不少心思。 科技感和实用性结合得不错,日常骑行时能感受到这些设计带来的方便。 至于它能不能成为热门车型,还得看更多骑手的实际体验。 毕竟,车子好不好,骑过才知道。